憂心風險 金管會盯上兩類 類定存保單及類全委投資型保單將強化管理

「類」字型產品賣太多,恐生風險,金管會盯上。金管會主委丁克華昨(27)日表示,已要求保險局蒐集各國保險市場情況,研究如何強化對「類定存」保單及「類全委」投資型保單的管理,以免保戶不清楚自己買的是保單。

業者指出,金管會一旦再出手控管類定存及類全委保單,屆時壽險業及銀行業都可能受到衝擊,壽險業是業績恐衰退,銀行則是手續費收入減少,投信業者資產管理規模也可能受影響。

保險局及銀行局目前都在研議如何強化管理銀行銷售保單,及類定存與類全委保單的風險控管,首一階段已從控管費差損、降佣金著手,接下來會檢視不當行銷的問題。

去年壽險業新契約保費1兆1,863億元,其中利變壽險達4,447億元,利變年金1,022億元,加上儲蓄型的傳統壽險,所謂的類定存保單估計有7,000億元以上,其中躉繳的逾6,000億元。

投資型保單去年保費收入則有3,460億元,壽險業者表示,其中大部分都是類全委型保單,也讓投信業者去年全委型基金大幅增加。

一頁式業務個人網站
達人網站

銀行業去年銷售保單業績達6,357億元,壽險公會估算,銀行去年從壽險業賺到的手續費高達1,165億元,今年上半年雖然投資型保單買氣回落,但銀行銷售保險的手續費估計也有200~400億元。

據悉,金管會認為目前這種情況「不妥」,銀行為了減少利息負擔、增加手續費收入,拚命將存款倒給壽險公司,造成壽險公司可能出現「流動性風險」,萬一利率反轉,保戶解約,壽險公司是否能支應大量的現金流出,同時在低利率環境下,吸收大量資金承諾高利率,也恐造成部分壽險公司財務惡化。

至於類全委保單大量銷售,保戶是否清楚自己是投資基金,盈虧要自負,不是月月配息的存款,金管會也要檢視相關資訊是否都公開透明。另外,銀行收了數百億到上千億元的銷售保單手續費收入,壽險公司也有賺一點、基金公司也有管理費,金管會認為「羊毛出在羊身上」,保戶可能不知道自己被收了極高的費用,還以為是極佳的固定收益或存款帳戶。

scroll to top